首页 >国际 >

中国贫血日: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警惕贫血


【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8月16日讯 每年的8月18日是中国贫血日,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陈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肾性贫血不仅会加速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使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更会带来心血管事件等风险。

资料显示,肾性贫血是我国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呈现患病率高,但知晓率低的现状。

肾性贫血早期症状易被忽视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随着慢性肾脏病的不断加重,肾性贫血的患病率也会随之升高。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从1期到5期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20.0%、37.0%、45.4%、85.1%和98.2%。贫血一旦发生,慢性肾脏病患者需长期进行管理。

“肾性贫血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由于贫血导致血红蛋白给各器官运输的氧气减少,患者会出现诸如脑缺血、心脏缺血、肾脏缺血等,从而致使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发生。”陈楠教授表示,由于肾性贫血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患者仅会感到乏力、头晕眼花、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以为稍作休息就能改善,殊不知危险已经靠近。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应该重视肾性贫血的早期筛查,把血红蛋白列入常规检查指标之一。

仍有不少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未达标

据了解,肾性贫血除了要早期筛查,长期规范的达标治疗同样十分重要。我国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值是血红蛋白(Hb)≥11 g/dL,但不超过13g/dL,避免患者输血,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回归正常生活。但仍有不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性贫血治疗未达标,如在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仅有约40%的患者会治疗达标,而非透析患者中仅有8.2%治疗达标。

陈楠教授指出,当前我国肾性贫血的治疗率和治疗达标率依旧偏低,肾性贫血应综合治疗、定期监测,如此才能保证疗效,同时使病人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在肾性贫血的治疗方式也越来越多,例如早期的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铁剂,以及近年来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创新药的出现也为肾性贫血患者带来了便捷的治疗新选择。”

此外,陈楠教授提醒,在肾性贫血长期治疗过程中,血色素的达标一定要平稳维持,不可骤升骤降。“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上看到有些患者症状得以缓解后就自行停止用药,或听信偏方、食补的方法来纠正肾性贫血,反而会加重肾脏的损伤,不仅会导致血红蛋白值发生异常波动,还会影响慢性肾脏病本身的疾病进展,不利于疾病的预后,应谨遵医嘱坚持长期规范管理。”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