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

神十三航天员返回地球!王亚平,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至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组成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六个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王亚平出舱后,微笑着向现场的所有人员挥手打招呼,在表达了向社会各界的感谢后,还向女儿喊话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妈妈要去太空摘星星回来,你等着妈妈。”

神舟十三号发射前,航天员王亚平与女儿做了一个约定——为她“摘星星”。如今,这位“摘星星”的妈妈,带着“星星”回来了。

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出舱为女儿“摘星星”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时间回到2021年11月7日20时28分。

“02已出舱,感觉良好。”

“曙光明白!”

随着神十三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专项指挥吴昊的一声沉稳应答,指挥大厅响起了热烈掌声。

掌声是送给所有为此次出舱活动付出努力的航天人,更是送给刚刚迈出舱外的02号航天员王亚平的。

在这次长达6.5小时的出舱活动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与女儿约定的“星星”,摘到了,王亚平没有食言。

其实,在这趟“太空出差”中,王亚平对女儿的挂念从未间断。

在航天员的睡眠舱里,她细心布置了与家人的合照和女儿最喜欢的小兔子玩偶;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中,她与女儿一同制作的折纸花朵在水膜中美丽绽放;在温馨的跨年之夜,她与女儿天地对唱《小星星》,愿梦想的星星照亮更多孩子......距离虽然遥远,但心却很近。

女儿送给王亚平的玩偶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我想妈妈的时候,就看看星空,我知道妈妈也在看着我。”

对王亚平年幼的女儿来说,理解航天员的工作或许并不容易,但知道妈妈正在星空上翱翔,于是仰望星空便寄托着纯真的思念。而对于母亲来讲,信守一份充满童真的“摘星之约”,也是独属于母女间的浪漫情谊。

如今,“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履约了。

她坚持将“地球”搬到了“天宫”

“作为太空老师能够再次给孩子们讲课,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开课。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上了一堂“最高的课”。

8年后,“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第二次、第三次太空授课接连开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与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携手开讲,再次站上“最高讲台”,当起“太空老师”。

王亚平两次太空授课的画面 图源:新华社

同首次太空授课一样,这一次的“天宫课堂”也准备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

水杯中的乒乓球,在吸管的推动下完全没入水中,浮力“消失”了;抛出去的“冰墩墩”玩偶没有顺应抛物线方向下坠,而是沿着直线继续运动……种种奇妙又有趣的瞬间,扣动着观看者的心弦。

王亚平与叶光富用“冰墩墩”进行太空抛物实验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其中,“泡腾片实验”受到颇多关注。

“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效果。”在“天宫课堂”开课前两天,航天员杨洪波就在神舟十二号乘组的见面会上表达了对这一实验的兴趣。这也让许许多多等候着开课的人们,对此“期待值拉满”。

那么,“泡腾片实验”究竟是怎样的呢?实验现场,随着王亚平的解说,半片泡腾片被放已注入蓝色颜料的水球中。与我们预想的不同,泡腾片不断产生的的气泡并没有涌出水球,而是咕嘟咕嘟地挤在不断变大的水球中——黄色的泡腾片在蓝色水球中慢慢分解,彼此颜色交织,远看宛如我们的地球。

王亚平正在进行“泡腾片实验”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活泼的小气泡与如地球般的梦幻场景,为众多观看者留下深刻记忆。但其实,这个实验差点因“太危险”而被取消。

出于对实验过程中气体释放的风险考量,“泡腾片实验”最初并没有被列入此次授课的内容。然而,王亚平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她提出“愿意先上天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而这美丽的水球,也正是在她的坚持下,被搬上了“天宫”。

八年时光荏苒,曾经坐在教室里聆听首次太空授课的孩子们都已长大,而作为那堂课的“太空教师”王亚平,也眼见着当年播撒的梦想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许多孩子由此萌生了对科学的热爱,获取了追寻梦想的力量,甚至有不少已成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与这位“太空教师”并肩战斗的同事。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王亚平的这句动人话语,也将成为“太空课堂”与这群追梦人的约定。

做女孩们的“眼睛”

从入选中国首批女航天员,到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再到“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耀眼的成就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与坚持。

王亚平的空间站日常 图源:新华社

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燃起的灿烂尾焰,点燃了王亚平的航天梦。

当时已是一名优秀飞行员的王亚平,望着升空的火箭,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自己的女航天员呢?

这个想法如一颗种子,在她的心里发芽、成长。

2010年,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王亚平入选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2013年,搭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2021年,入选神舟十三号乘组,“入住”中国空间站......当年心中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梦想变为了现实。

然而,这一路,并不容易。

相较于男性强大的体力优势,女性航天员往往要以与男性航天员同样甚至加倍的付出,才能赢得太空“入场券”。王亚平也是如此,不仅日复一日进行大过载、重负荷、高强度的训练,还总是主动加练。

例如,针对此次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其体力消耗被形象比喻为“跑一次‘全马’”,让众多男性航天员都感觉精疲力尽。而就是这样的高强度训练,王亚平却做到了男航天员坚持多久,她同样坚持多久。

“又练了一次,离梦想就又近了一步。”这是每当结束水下训练时,王亚平心中的想法,也是多年来,她为实现梦想,坚定信念的缩影。

如今,王亚平两度出征,曾经遥不可及的深空,成为了她“出差”时窗外的景色。

而随着她看向窗外,看到浩瀚星辰,看到地球,数十亿女性也借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她成为了追逐梦想、向往美好的女性力量代表,也成为了女孩们望向深邃太空的“眼睛”。

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内拍摄的地球画面图源:新华网

今年三八妇女节,在太空“出差”的王亚平也从太空传回了祝福。

她说,“希望所有怀揣着太空梦想的女孩,守护好自己走向星辰大海的愿景,总有一天在不知不觉中,抬头一看,发现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综合来源:人民网、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