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法治思想,推动《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落实落地,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党委工作部署,海东市税务局精准定位谋划,精心培养使用,建立了一支由全系统具有法律执业资格的8人组成的公职律师队伍,在税法宣传、依法行政、税务执法、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提升公职律师队伍水平,打造高质量公职律师队伍。
做税法宣讲的“先锋队”,维护税法权威
海东市税务局组织公职律师开展“基层行”普法宣传活动,既宣传支持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又聚焦《民法典》,现场解答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事项。
在化隆县牙什尕镇塘沙一村,公职律师代表以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为主题,结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以及继承编的相关规定,为50多名村民开展法律讲座,结合农村耕地流转、农民工权益自我保护等实际,用群众能理解的大白话解析了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积极引导大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陈律师,我想请你帮我算算政府征地后能拿到多少补偿款?”村民马牙亥羊前来咨询。公职律师陈政平将土地征收法规以及我省的征地标准向村民马牙亥羊详细讲解,同时,大致计算了补助费、损失费、安置费等款项,解除了村民的疑虑。
面对老百姓提出的工伤、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公职律师一一耐心地给予解答。同时,就村民关心的网上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等事项,手把手进行了宣传辅导,赢得了纳税人点赞好评。
“此次的‘公职律师基层行’活动给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实践锻炼平台,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技巧相结合,提升税务公职律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公职律师代表刘有红说。
做依法行政的“智囊团”,助力服务发展
为确保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维护好纳税人缴费人利益,海东税务公职律师为重大行政行为和执法决定建言献策,严把法律关、政策关。
首先建立健全了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税务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之前,必须充分听取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同时把公职律师参与决策过程、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公职律师全程参与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及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对规范性文件清理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参与修改审核重要的法律文书,杜绝潜在的法律风险。
公职律师积极参与单位行政权力清单编制,科学梳理编制了市级18项、县级8类138项税务机关权责清单,通过划清权责边界,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税务行政职能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做税收执法的“专家团”,保障执法规范
充分发挥公职律师专业优势,强化税务执法监督,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税务行政执法行为,提高税务执法案件办理质量,促进全市税务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近日,在一企业涉税案的案卷评查过程中,发现执法案卷中有《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与《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两份文书同时发出的程序错误问题。“要坚决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思想,严格遵循法定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要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保证纳税人缴费人的陈述申辩权、听证权。立案、调查、审核、决定、文书送达各环节要严格按照法定时效期限,不能图方便、走捷径,杜绝执法随意性。”公职律师陈政平强调。
今年以来,全市公职律师参与税收执法案卷评查2609件,评查率达100%,参与重大税务案件审理3件,坚持评查与指导并重,查问题与找亮点同步,“体检”与“给药方”同力的原则,不断强化执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法治建设,提升税务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打造实践培训“练兵场”,强化队伍建设
为解决公职律师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弱的短板,海东市税务局与青海恩泽律所事务所签署了共建公职律师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为公职律师培养搭建重要社会实践平台。
“全市税务系统公职律师要通过青海恩泽律师事务所这个重要社会实践平台,进一步提升法律专业化水平,为税收改革、税收执法、行政管理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签约仪式前,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才说。
青海恩泽律师事务所马海军主任表示,“海东市税务系统高度重视公职律师专业队伍的培养,公职律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能够保证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在依法决策中提供针对性强、经得起合法性论证的法律意见,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有效提升税收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
建立实践基地,是海东税务建立实干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必将显著改善海东税务系统公职律师知识结构和办案水准,有效提高公职律师培养质量,为海东税务系统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有效提升海东税务依法治税水平。
公职律师的根在基层,生命力在基层,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正是因为脚上沾满泥土,心中充满忠诚和真情,海东税务将不断提升公职律师队伍水平,在走基层、办实事、强队伍、出实效的路上行得稳、走得远,为海东税收法治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