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

甘肃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省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发展,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教学改革更加深入、条件保障更加到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体育蓬勃发展

年内,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就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评价体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省教育厅会同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分解重点任务,指导各地各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人有项目、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基本形成。加强体教融合,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体育与教育部门积极协作,共商共办体育赛事,初步建立省市县校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资源共享、赛事共办、人才共育的局面初步形成。强化标准意识,稳步提升学生军事训练质量。印发《甘肃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试行)》,组织专家团队宣讲225场次,创建近视防控示范学校100所,不断提高近视防控保障能力。关注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心理“免疫力”,全面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

目前,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131所、排球特色学校52所、足球特色学校89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276所、冰雪特色学校6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6个,足球满天星训练营3个、篮球满天星训练营1个,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组织代表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获得2枚金牌和22项前8名,取得竞赛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甘肃省代表团被本届学运会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

学校美育有声有色

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科融合体系,逐步完善评价机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美育教学质量。聚焦“教会、勤练、常展”要求,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课程,建立美育社团、课外兴趣小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培养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学校美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已创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地4个、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55所。实施美育浸润计划,积极发挥特色学校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美育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开展美育活动。

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省高校合唱展演暨甘肃省第三届学生合唱艺术节,41所高校近千名师生积极参与,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全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形成了学校美育活动勤练常展机制。组织代表团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取得9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加快研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把劳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调研和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支持兰州市城关区、张掖市甘州区、平凉市静宁县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试验区,推荐兰州市城关区红山根小学《构建“五农”劳动课程》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注重教育实践,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各地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积极打造剪纸、砖雕、敦煌舞、彩陶、中医药等“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体验。学校综合区域资源、师资专长、社团特色等因素,开设了刻葫芦、剪纸、刺绣、太平鼓、创意搭建等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传承性劳动教育需求。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宣传月活动,各地各校讲好劳动故事,让师生感受、领悟劳动精神。

来源:甘肃教育厅

关键词: 甘肃 一体化 学校 体育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