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

四川南充市落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要求 进一步激发教育内生动力

南充市顺庆区针对农村生源萎缩、资源闲置浪费、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等突出问题,在落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要求中,始终围绕群众的关心关切,着力盘活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力量、强化教育保障,进一步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条路径优布局

按照“一步到位”和“逐步到位”相结合的方式和“布局合理、供给充分、质量上乘”的原则,采取“一撤一建一优”的方式,科学实施学校布局调整。

撤并小微学校。一是应撤尽撤。因教学师资、办学用房、教学设备等资源配置效益不高,撤销在校人数不足20人的村小教学点17个,在校人数不及60人的城郊学校2所。二是应调尽调。根据“初中进镇、高中进城”原则,停止农村高中招生,调整招生难、规模小、效益差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办学层次。停止给芦溪中学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逐步整合初中在校人数不及80人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8个。

新建城市学校。一是建好学前教育学校。先后投资4亿多元新、改建公办幼儿园20余所,其中利用农村学校整合后改造乡镇幼儿园10所。二是建好义务教育学校。2019-2020年顺庆区投入资金8亿元,完成义务教育阶段重点项目7个,补充学位10000个;2021年总投资4亿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重点项目8个,一般项目15个。三是建好普通高中学校。2020年9月,采用EPC模式建设的南充高中临江校区正式建成招生,该校占地318亩,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优化中心学校。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优先考虑中心场镇学校。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1500余万元,实施芦溪中学、李家中学、搬罾初中、搬罾小学、双桥小学等中心场镇的校舍项目150余个,打造标准化学生公寓,进一步拓宽寄宿制覆盖面。二是大力推动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投入1.52亿元,实施校园运动场、食堂、宿舍、旱厕、校安工程改造项目210个,改造面积28.66万平方米;购买学生课桌椅16万余套,图书437万册。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学校现代化建设。投入0.2亿元,完成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校园千兆宽带网络、“班班通”、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互动教室、远程教育资源等信息化装备实现校校全覆盖。

三个关键稳分流

抓住改革过程中“教师、学生、资产”三个关键,分类制定《教师分流方案》《学生分流方案》《接收学校实施方案》《资产处置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层层推进,确保教师分流合理化,学生分流人性化,资产处置科学化。

“四个一批”稳步分流教师。一是稳岗一批。对调整学校校级班子、男教师年满55周岁、女教师年满50周岁、工勤人员、重病患者原则上不进行分流。二是转岗一批。对资源整合后出现的闲置师资,举办专项培训,引导其转岗为小学教师、幼儿教师或后勤管理人员。三是双选一批。由缺编学校提出申请,按照教师意愿和学校发展需要,采取填报志愿、择优考核、双方同意的办法将剩余教师分流到城乡缺编学校。四是跟岗一批。对双选、转岗后掉榜的教师,由教师申请、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城区跟岗、区外支教、专题提升。

“四个方法”有序分流学生。按照“就近就便、结合意愿”的原则,组织专人专班,联合各相关学校组建5个布局调整宣讲团,针对不同学生和家长,分类分层制定政策宣讲提纲,做到一校一策、一生一策。采取“问卷调查、一对一交流、政策宣讲、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家长和学生调整后就读学校、上放学交通方式、住宿方式的意向选择进行全面掌握,做好政策宣讲和心理辅导,顺利完成996名学生分流。

“四类方式”合理处置资产。一是原址转型。对撤销校点的2所学校,在原址举办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转型为公办独立幼儿园;二是统筹调配。对可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由区教科体局统筹调配,优先安排到接收初中学生的学校或者中心校使用;三是灵活处置。对撤销的17个村小教学点,鉴于各村小教学点土地性质、权属、现状差异,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灵活置换为其他符合国家政策和需要的资产;四是统一报废。对不能正常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按程序申请报废。

三大工程强保障

聚焦为民解难,着力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上下功夫,政府统筹、部门协调推行“三大工程”,实施教育政策兜底,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农村两免工程”让师生暖心。2019年起,顺庆区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和农村教师“免费公交”“两免工程”。实行肉类、米面油类等大宗食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建立校级领导陪餐制度。新建农村标准化食堂23个,按每生每天10元的标准,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惠及师生8000余人。

“心理健康工程”让家长放心。区财政投入资金690.38万元,用于全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标准化建设、心理健康教师的专项培训、心理异常学生的排查矫正。城区学校结合实际,积极创设心理辅导专属空间;农村学校全覆盖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与“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整合使用。目前,全区建有小学、初中、高中3类区级心理辅导中心3个,55所公办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咨询室)58个,校外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2处。

“交通保障工程”让学生安心。对原有11条城乡公交主线路实行运营结构调整,结合学生上放学时间增加运行专班30次,结合家校距离远近定制运行专线,投入22辆公交车定时定点接送学生,保障学生上放学安全。

三个发展促均衡

坚持以优带弱、以城带乡、以点带面,建立城乡一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集团发展“以优带弱”。积极探索“名校+弱校”“名校+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采取“1+1”“1+N”的方式,着力构建一个集团下的几所学校同步发展。先后将原南充十三中交由南充七中管理,组建了南充七中教育集团;将原南充八中交由南充五中管理,组建了南充五中教育集团;将新建学校交由五星小学举办,组建了五星教育集团,有效盘活了教育资源,提升了新建、弱势学校的办学水平。

联盟发展“以城带乡”。全面启动“联盟学校”建设。覆盖全区39所城乡学校,组建17个“城乡学校发展联盟”;以公办独立幼儿园为核心,全覆盖组建9个“公办园+民办园+农村园”的学前教育发展联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目标,组建18个区内学校与区外学校“联姻”的“顺汶”发展联盟。构建“不同法人、联校协调、共同提高”城乡协同发展机制,把城乡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结成相对固定的办学实体,学校签订联盟协议,最大限度共享优质资源,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特色发展“以点带面”。坚持用活教育资源,做好示范引领,均衡优质兼顾,打造国省特色示范学校46所。南充五中结合中学生特点,实施“学校·社会大课程”建设体系,获教育部“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和示范学校称号;大北街小学构建“一静一动”的国粹书法与武术课程、白土坝幼儿园的“创意美术”、清泉幼儿园的“四美音乐”等,各校(园)整合资源、关注全体,走上了各具特色的创建学校品牌之路。

来源:顺庆区教科体局

关键词: 南充 后半篇 教育 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