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

四川双流区教育局打出组合拳 进一步为双减赋能

学生学习回归了校园,在家写作业时间短了,课后生活更丰富了……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一系列变化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满足感。针对各地各校实践探索中的难点、痛点,双流区教育局打出“组合拳”,回应社会关切,推动解决家校社的“急难愁盼”,进一步为“双减”赋能。

作业减少,学生成绩会不会下降?作业少了,考试少了,怎样“诊脉”学生的学习?

处方:做好4个“优化”,赋能高效进步

双流区教育局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过程性评价,进一步细化“可感知”的评价指标,让“双减”不是简单的“减”,而是高质量的“增”。

优化作业效能监测。健全作业公示制度、教研制度、监测制度和教师先做等制度,定期开展校内作业情况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反馈到学科教师和家委会。建立区域作业效能监测中心,制定作业监测指标,定期开展作业管理综合监测,形成学生作业负担“体检表”。同时,逐渐建构每个学科、每个年级的校级、区级作业资源库。

优化学习效果反馈。课堂作业可探索互评互改,指导学生及时修正作业,注重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同时,把开展课业答疑、辅导作为课后服务的重点做实做细。综合学生需求,设立答疑教室,明确答疑科目、时间、地点,供学生自愿选择。

优化学情考情分析。做好作业统计与分析,主要统计分析学生典型回答,做好质性记录。统计作业目标达成度,为后续教学、作业改进或讲评提供数据支持。建立课堂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有机结合的序列化诊断模式。组织学校及教师开展考试数据分析、评估和反馈。

优化监测评价质量。规范考试内容,建立考试管理和试题质量监测评估制度,组建学科考试命题专家委员会、学科命题中心组;规范考试评价,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

“学校带娃”如何满足各方新期待?课后成长如何“看得见,摸得着”?

处方:做好5套“加法”,赋能多元成长

如今课后服务课程种类繁多,一些家长不免担心,“蜻蜓点水式”校内拓展课程难以学精学好。为此,双流区教育局从增强课程有效性、改善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课后服务的管理。

构建“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区内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课后服务内容,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用好区财政课后服务专项经费,引入符合条件的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激励课后服务质量突出的学校。

建立“行业+社会”监督体系。区教育局成立课后服务工作指导小组,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到校指导督查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将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纳入该校目标考核。利用线上线下等综合方式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通过12345热线、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发现问题线索。

完善“共性+个性”素质评价。双流区正逐步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中学生综合素质写实记录管理,通过大数据生成学生整体发展的“画像”,构建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机制。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修养、 社会实践” 5个方面,建立以综合素质校本化评价方式。

实行“自愿+普惠”收费方式。各校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要遵循“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则,按照双流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相关收费标准执行。加强对中小学课后服务性收费的管理和监督检查,督促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做好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课后服务费用。

满足“差异+弹性”服务需求。区教育局提出弹性离校制度,学校可结合实际,安排不同年级学生分批结束课后服务,错峰离校。同时,支持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5+2”基础上,向周末和寒暑假延伸。

老师心里没底怎么办?生活工作如何平衡?负担太重怎么办?

处方:围绕4个“核心”,赋能教师发展

“双减”政策后,一些教师处于焦虑和迷茫的状态,一些教师感觉压力增加了。为此,双流区教育局紧抓教育教学这一主线,围绕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坚定走好教师专业培养道路。

以回归主责主业为核心。以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研制新时代双流区中小学高质量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构建高质量课堂。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国家课程校本化、班本化实施能力,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下一步,双流区将研制学科“高质量课堂”评价标准,建设“高质量课堂”优质资源库,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借鉴资源。

以助推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赛促培、以赛促教。完善校级赛课打底子、“教坛新秀”选苗子、“明日之星”引路子、“挑战名师”搭台子、“学科比武”给位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通过“高质量课堂”教学比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以减轻教师负担为核心。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考虑教师工作和生活平衡,探索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学校修订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

以保障教师权益为核心。优化教师工资结构,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优化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落实“双减”和参与课后服务情况,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对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及课后服务质量高、评价好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如何有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如何优化教育生态,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

处方:深化5个“途径”,赋能教育质量提升

在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问题上,通过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大力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同时,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生态。

做实审核把关。落实成都市在校外培训治理方面,制定的三张清单,把好三个关口:校外培训准入清单,把好校外培训的准入关;校外培训实施清单,把好校外培训的过程关;督导清单,把好日常的监督关。

做严日常监管。双流区整合多部门力量专门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同时,统筹运用各种方式方法,通过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纳入综合执法管理、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和变相违规培训行为。

做优校内教育。区内各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要积极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学习资源。

做精区域提升。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解决校外培训乱象的治本之策。双流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激发区内各校的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做好家长减负。通过组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帮助家长减轻教育焦虑、经济负担。引导家长系统地掌握科学育儿理念和方法,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

“接下来,双流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改革,做深减负提质,通过落实‘一十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深化‘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双流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指引进1个高端专家指导团队;‘十’是指创建10所“双减”典范学校;‘百’是指培育100名领航教师;‘千’是指评选1000节精品课;‘万’是指推出10000课时以上高质量作业设计。全面提升每一节课的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好,真正使‘双减’为老师、学生、课堂赋能。”

来源:双流区教育局

关键词: 四川 双流区 组合拳 双减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