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产业要发展,管护是关键。眼下正是冬桃果期管理的关键时节,兴仁市大山镇耳期村抢抓农时,加紧对160亩冬桃种植基地的冬桃进行管护,确保今年的冬桃实现高产、稳产、优产。
走进大山镇耳期村冬桃种植基地,10多名村民正在为冬桃疏果、剪枝,以保证树壮枝固,提升挂果品质,为年底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村民陈玉娥说:“我来基地干活,100元一天,收入还是不错的。”
贵州冬桃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昌国告诉笔者:“我们基地有160亩,这段时间是疏果和剪枝期,目前有10多名工人在疏果和剪枝。”
除了冬桃种植外,贵州冬桃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充分利用了林下闲置的土地空间,在基地里实行以草养鹅、鹅粪肥林为一体的种养循环生态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冬桃的口感和品质,形成了生态良性循环,还能为合作社增加收益,实现效益最大化。
“基地里实行林下养殖,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地品质,另外也增加一些收益。”黄昌国说。
为了做好基地管理,提高基地效益,黄昌国经常到外地学习经验,这次他又利用贵州省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三期)学员互访交流的机会,组织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的学员到基地进行交流、指导。“我也组织了贵州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学员,华南农业大学的学员到我们基地交流,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也得到了他们宝贵的意见。”
目前基地通过“村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80多户农户实现务工和土地流转收益。谈及未来发展,黄昌国表示,将会继续扩大基地种植规模,吸引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加入基地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包华露 郑书彩)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