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度 >

黔西南州级科技特派员韦昌盛——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科技力量”

韦昌盛(中)在指导果农修剪枝条


【资料图】

“由于枝条没有修剪好,加上施肥没跟上,你们不要看现在花开得好,但满树花不得满树果,就算结果子了,果小果僵,卖不起好价钱的。”连日来,贞丰县白层镇、永丰街道等地种植的李树花开满山,黔西南州级科技特派员、贞丰县林业局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韦昌盛走进田间地头,为果农解决难题。“疏花疏果工作量大,树上动不现实,只能动地上,在滴水线上施高氮的复合肥,以迅速给树补充养分。”

李子是贞丰县的大产业,现种植有23万亩,很多农户种植李子实现了增收致富。而在其中,如韦昌盛等科技特派员发挥了积极作用。

贞丰县山多地少,很多地方石漠化严重,作为土生土长的科技特派员,韦昌盛以石漠化综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复为基础,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如他对北盘江干热河谷困难立地条件植被恢复技术及模式的研究,为贞丰县北盘江沿岸的“一江三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助推极困乡鲁容乡脱贫攻坚中,他的干热河谷造林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使以前北盘江干热河谷造林成活率从60%提升到现在的90%以上,打破了冬季造林的传统,延长了造林作业时间,减少了造林风险。

“针对鲁容乡的实际,我还在纳翁和卡务两村规划了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5.5万亩,积极发展榉木、降香黄檀等乡土珍贵树种,盘活搬迁百姓的‘三块地’,成功地解决了搬迁土地闲置和项目土地短缺两方面的问题,并为扶贫搬迁人员提供持续稳定的经济来源。”韦昌盛说。

据统计,2008年以来,韦昌盛与同事们一道,推动贞丰县发展花椒产业10万亩、李子产业23万亩、无患子产业4万亩、芒果产业3万亩、百香果产业2万亩。

白天在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晚上就埋头思考抓科研。针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韦昌盛用心专研,先后主持完成省星火计划科技扶贫项目《高档花卉、早熟蔬菜高效种植科扶贫示范》,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计划项目《贞丰县特色中药材——顶坛花椒及砂仁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州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贞丰县北盘江干热河谷困难立地条件植被恢复技术及模式研究》,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花椒培育技术推广示范》《顶坛花椒标准化管理示范》,贵州省特色产业研发项目《顶坛花椒定向培育研究与示范》《省级花椒示范园建设》。

除此之外,韦昌盛还主持编制了《贞丰县四月李栽培技术规程》《顶坛花椒低产林改造及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花椒成花过程管理、花果期养分调控、花椒结果枝培育及干热河谷花椒旱季管理技术。

工作30年来,韦昌盛走遍贞丰县的山山水水,最熟悉北盘江两岸的一草一木。他带领林业技术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韦工带着我们发展四月李、无患子,手把手教我们育苗、种树和管理,使我们成为产业发展带头人,他的努力使北盘江两岸从以前的荒山野岭变成今天的绿水青山。”说到韦昌盛,沙坪镇里怀村村民陆正学很感激。

每年产业发展的时间节点上,韦昌盛会到各产业基地、重点村寨开展技术培训,不但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使群众通过掌握林业适用技术发家致富,还对贞丰县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贞丰林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年至少组织林业适用技术培训15次,培训林业技术骨干60人次,解决农户产业发展难题900人次以上。”

韦昌盛的努力也得到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先后获得“贵州省绿化先进个人”“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2021年度全省特色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