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使其顺利融入社会。望谟县司法局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对未成年人矫正对象进行了心理疏导,有效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矫正对象走出生活困境顺利融入社会。
2021年4月,还未成年的杨某因抢劫被望谟县公安机关抓获,同年10月被纳入社区矫正管理对象,现已入矫五个多月。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杨某阳光开朗,与他刚入矫时的颓靡状态完全判若两人,这得益于望谟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给予他一次又一次的心理辅导,敲开了他的心门。
“感觉以前有时候做事情太冲动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凡事都要想清楚,想后果。如果非要做什么太绝的事情就自己好好想一下,如果想不通就找朋友或者跟家里面人沟通,有时候跟他们(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讲他们就会来帮助我,比如像生活中的小事情,都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会及时的跟他们(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汇报,他们就会过来调解。”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杨某说道。
近年来,望谟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着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下功夫,有效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矫正对象走出生活困境顺利融入社会。
“目前有新入矫的我们也是让他们先进行一个人心理评估,然后根据心理评估去进行一个心理矫正的方案,后期根据他们的一些具体情况,定期让他们来做一次在矫期间的评估,如果通过评估和日常的表现上发现有些心态变动或者是可能有再犯的倾向问题,可以申请到局里面来,我们这边来对他进行一个心理疏导,跟他聊聊天,看看他最近的心理状态变化,是因为什么事情去改变他一些不合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我们会应用到我们现有的沙盘、宣泄室、放松椅去缓解一下他们压力,再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确定后期要不要再继续进行多次的疏导,慢慢去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然后在心理评估上和平时表现上看他们心理状态平静下来了,没有之前的波动后再继续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望谟县司法局社矫股赵悦婷说道。
通过有效的心理教育帮扶,望谟县司法局已帮助多名社区矫正对象重回生活正轨。截至目前,望谟县司法局共累计开展社区矫正对象“一对一”心理辅导192人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2本,覆盖社区矫正对象192余次。
近年来,在黔西南州司法局的领导下,望谟县司法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狠抓社区矫正工作措施落实,着力“五强化”开创“三新”工作新局面,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工作创新上,第一我们是采取村干部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近距离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管和教育,这样最大化发挥社区矫正小组的作用,有效化解社区矫正对象再次违法犯罪倾向,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二主要是采取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辅导,对其心理进行疏导,掌握其内心,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纠正矫正扭曲心理,使其尽快的回归社会。”望谟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岑仕武说道。
目前,望谟县司法局已完成全县15个司法所远程视频督查系统应用,实现了全县社区矫正视频督查全覆盖。实现“天网工程”信息接通,做到了信息互通、机制共享,整体发挥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还要接通雪亮工程,与公安进行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社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把它延伸到各乡镇司法所,使其尽快投入使用,这样更有效的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管。”望谟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岑仕武说道。
据了解,当前望谟县司法局社区智慧矫正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心理测评系统已能进行入矫、在矫、解矫三个阶段的测评,通过掌握社区矫正对象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来个性化的制订矫正方案和动态更新矫正方案,由此可更精准地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开展监管教育工作。同时心理测试系统内可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可通过该测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尤其是能够帮助未成年社矫对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在解矫后更好的融入社会。(王文娴 陆梦员 王芝英)
责任编辑: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