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记述历史 激励未来 ——“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大事记”启动

“应激励年轻人投身中国互联网的新征程。”——2023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年轻一代互联网人参观中国互联网诞生地时提出期望。

“历史需要记录,技术应被重视。”——2023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在“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专家座谈会上谈到。

(图:启动仪式从左至右为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


(资料图片)

8月3日,在第二届下一代DNS发展论坛现场,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大事记(以下简称“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活动正式启动,并推出了《“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征集意见稿》。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家春强调此项活动定位:“中国互联网发展近30年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规划中国互联网未来30年发展。”副秘书长裴玮介绍,此项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协会指导、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办,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年系列活动之一。

《“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征集意见稿》收录了97项对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清华大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单位的技术贡献,从网络基础技术视角,展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科学精神是中国互联网的灵魂

作为“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主办单位,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提起在编辑大事记过程中的体会:“中国的互联网起源于科技教育界,是科学精神推动了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科学精神造就了开放、平等、共享、创新的互联网精神,这种精神让互联网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图: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

1994年4月20日,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的历史性时刻,但中国互联网起步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国内科研院所面对推动科技进步的需求、技术资源共享的需求,迫切需要连入互联网,促进科学技术共享交流,加快中国科技进程。1989年11月,世界银行贷款的重点学科项目NCFC启动,搭建网络共享超级计算机,但中国连接国际互联网并不在NCFC项目内容中。

没有国际支持,胡启恒院士、钱华林研究员多次赴美国交流表达中国科学院连入国际互联网的诉求,获得国际科学家的支持;没有经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筹解决;没有政策先例,邮电部大胆创新、突破政策限制,加快了中国接入互联网这一开创性事项进程;没有技术,钱华林研究员带队为接入互联网进行技术筹备,自研路由隔离广播风暴,反复讨论互联技术方案、进行周密的信道测试和改进。钱华林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第一个做接入互联网工作的难度,非常难以想象。但为后来各家互联网开通国际连接,趟出了一条路。”

“通过‘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的梳理工作,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胡启恒院士说‘中国互联网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毛伟说,记录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亦是对互联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激励。

基础技术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源动力

“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提供了另一种观察互联网的视角,在体会中国互联网一路走来的历程中,网络基础技术始终在扮演着守护者、支撑者的角色。以IPv6部署为例,截至今年5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7.63亿,用户占比达到71.51%,用户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根据毛伟介绍,IPv6进展在“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中体现出多个维度,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治理、技术运行、技术应用,这也是为什么“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以这四个维度作为收录的原则。

技术创新伴随中国互联网成长。IPv6技术创新在中国始于1998年,CERNET建成了采用遂道技术的中国第一个IPv6试验网;2001年,启动了从IPv4向IPv6过渡的研究,以及基于IPv6DNS根服务器的研究。2004年12月,全球最大规模的纯IPv6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建成。随之而来的是IPv6地址管理和溯源系统创新、IPv4向IPv6过渡技术的创新。互联网基础技术创新在持续推进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宽带网民数量、国家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均跃居全球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技术治理体现中国实践、中国智慧。几乎与此同时,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起草的与IPv6相关的RFC标准也在达到创作高峰。例如,2007年,清华大学关于Softwire的IETFRFC4925发布,成为IPv6过渡技术标准;IETFRFC5219推出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提供安全保障;由清华大学李星教授带领IVI研究团队主导的RFC6052又是新一代IPv4/IPv6翻译过渡技术RFC标准。RFC8416则规范了RPKI(互联网码号资源公钥基础设施)的本地化控制技术,加强路由系统安全基础设施,夯实互联网安全保障……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RFC发表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尤其是在IPv6相关RFC的制定上影响广泛。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华为在IETF贡献的技术标准位列全球新增第一,累计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在迈向IPv6规模化推进的阶段,中国的网络科技工作者在解决网络大国技术问题的同时探索出生动的中国实践,并形成影响全球网络互联互通的规则与标准。正如胡启恒院士所说,“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一艘大船,我们中国作为后来者,不能只是坐享其成,更应该有所贡献。”

技术运行依托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技术的创新应用离不开基础设施承载,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为支撑IPv6推广和服务不断增强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为中国用户提供了优秀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中国移动通过移动网升级换代推进移动网IPv6产业链成熟,实现了移动网络和IPv6同步发展,并于2023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IPv6单栈网络;中国电信创下国内首个在5G网络上的IPv6单栈商用部署案例。三大运营商在承载中国网络基础技术创新应用的同时,也为国际互联网贡献标准,中国移动根据IETF官方统计,在标准贡献度方面已跃居全球运营商第一。

技术应用面向全球。创新技术深度应用,才能真正迈向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为推动IPv6创新技术应用,2003年,由国家发改委等八个部委联合发起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IPv6的发展征程进入新元年。2008年,CNGI举办成果展,IPv6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同年,北京奥运会,有史以来首次利用IPv6搭建官方网站,成为中国面向全球的一个重要IPv6示范应用;2022年,中国联通将IPv6演进技术首次应用于冬奥会,中国IPv6成果应用向全球展示。

从IPv6发展的视角,网络基础技术体现出对互联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是如同各种丰富多彩的应用创新并非互联网的全部,一部“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也难以呈现网络基础技术的全貌,“目前推出的征集意见稿并非盖棺定论,在记述方式上,我们提倡以互联网尽力而为、共同参与的方式去记录,不断修正、不断完善,发挥‘大事记’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意义,激励未来更多人投入基础技术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谈到。“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将开放式面向社会公众,体现互联网广泛参与的特点,网民均可通过《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起源及发展大事记》信息表,提交信息。

基础技术科技工作者为网络强国跑出加速度

“大事记是一座丰碑,记录了中国互联网繁荣过程中网络基础技术科学工作者的贡献,他们理应被鼓励。”在编撰“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的过程中,毛伟已经开始构思,面对互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如何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中国互联网的新征程。“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记录了互联网的进步,在不同发展阶段,网络基础技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贡献也在其中有迹可循。网络基础技术进步,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加入;如同网络基础技术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年轻科技工作者以技术创新、国际贡献,为中国互联网注入活力。

(图: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

由此,九位中国互联网界专家、学者联合发起了“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联合发起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清华大学教授李星、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严、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主任毛伟。

在第二届下一代DNS发展论坛期间,首届“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颁发,由五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论坛现场,五位获奖人分享了通过科技研发对国际互联网的贡献。他们不为人所熟悉,却对网络基础技术保持不懈追求,保持科学技术求索精神。据主办方介绍,该奖项旨在传承中国互联网开拓者的科学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激励年轻一代加强互联网基础技术研究、推动中国迈向网络强国,重点奖励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图:钱华林研究员、黄澄清副理事长为首届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获得者颁奖)

首届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获奖者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姚健康、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程伟强、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助理教授刘保君、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程伟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标准专家周天然、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首席研究员马迪。

五位获奖者代表了更多网络基础技术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的贡献应该被更多人认识。互联网的诞生是各种技术的聚合,互联网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网络基础技术大事记”记录发展与传承;“互联网基础技术贡献奖”将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接过棒,跑好中国互联网网络基础技术接力赛的未来。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