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期,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当地售卖的部分面包、糕点的包装袋上多了一个二维码标签。消费者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能看到产品的基本信息、检测信息、“阳光作坊”等信息。
面包、糕点等很多日常食品多来自小作坊,全凭传统经验制作,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规范的包装标识、严苛的操作流程,购买后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溯源头。
为破解小作坊食品溯源难的问题,今年镇海区市场监管局借鉴食品生产企业“浙食链”赋码经验,参照GM2D赋码流程要求,对小作坊加工的预包装食品进行赋码追溯管理,服务指导全市首批小作坊“浙食链”二维码成功申码、领码、赋码。
该局同时试点推进面米制品、卤肉等类别的食品小作坊实行“阳光作坊”智控共治,深入应用“省食品小作坊数字化监管平台”,加强小作坊产品的溯源、过程、去向管理,让二维码“身份证”更加直观,
“我们按照‘一坊一策’要求,对食品小作坊的工艺流程进行再改造,对生产加工场所、共享实验室等重点点位进行再提升,在生产加工区、食品仓库等关键点位安装智能摄像头等物联设备,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阳光化。”镇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镇海区已有5家食品小作坊通过“浙食链”二维码展示证照信息、视频监控画面和该品种产品近1年内的检测报告等。
下一步,镇海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抓好食品小作坊现场管理规范,指导食品小作坊标准化工艺、规范化管理,培育地产特色食品,推进小作坊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翁戎艳)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