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世界最新:为什么天生喜欢作死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为什么天生喜欢极限作死的人,没有被自然法则淘汰掉?

一些年轻人喜欢冒险作死,其实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有的人天生爱冒险,有的人却天生喜欢安静。人类的行为决策受到多巴胺通路的控制[1]。


(资料图片)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多巴胺参与奖赏回路,是一种决定“快乐”的神经递质。

但其实多巴胺的机制远远比普通人想象的复杂得多。

它主要有三种路线,分别决定人的认知、决策,以及感知愉悦和渴望等等。

人类的新奇寻求(Novelty Seeking)行为,正是多巴胺所驱动的。

研究人员通过对猴子进行研究发现,阻断多巴胺转运蛋白(DAT),让大脑内的多巴胺水平升高后,猴子就会更高的新奇选择偏好[2]。

本质上来说,大脑内的多巴胺水平越高,具有更高的新奇选择,也更具有冒险冲动。

为什么年轻人爱冒险,主要有两大原因:

1、相比起老人,年轻人的多巴胺水平更高。中老年之后,随着年龄增强,多巴胺水平会以大约10%的水平逐渐降低。

2、人类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突触修剪。进入青春期之后,突触修剪主要集中在前额叶。而前额叶决定着人的认知、决策、情绪,以及行为管理。

所以人进入青春期后,不仅给人性情大变的感觉,也会变得更加的冲动,容易冒险。青春期之后,随着突触修剪的完成,人格就会趋于稳定。

但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成年人都足够稳重,有的人一辈子都像个孩子,更爱寻求新奇。

其实不仅仅是年龄和个体差异,甚至两性也有差异,一般来说,同龄的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多冒险行为(例如参与极限运动的男性比女性更多)。

那么,这样的差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人类的进化。

在游猎时代,人类生活在危险的自然环境中,需要随时提防野兽等不稳定的安全因素。因此要生存下来,必须具备对环境的新奇探索欲望。可以这么说,那些不能很好确定环境危险程度的人种,面对恶劣的环境和野兽,大多数都灭绝了。

由于狩猎活动主要由男性参与,所以男性才具有更高的「寻求新奇属性」,除了多巴胺机制外,与雄性荷尔蒙也有关系。

研究表明,人类11号染色体上,DRD4基因(多巴胺G蛋白受体)存在48碱基对的重复序列。

不同的人,这48个碱基对重复次数不同。

重复2次到11次不等[3]。

其中重复2次和7次对多巴胺D4受体具有更好的作用[4]。

重复七次的被称为DRD4-7R基因。

DRD4-7R基因可以增强多巴胺机制,对大脑学习和奖励机制发挥作用,从而让人更喜欢新奇探索和冒险行为。

DRD4-7R基因是在4万年出现的,因此有研究者认为,DRD4-7R基因和智人迁徙有关。

现在各大洲上的绝大多数人种,都是在4万年前逐步分布全球的。

不仅过去1000~3万年,迁徙能力足够强的种族具有更高的DRD4-7R基因比例[5]。现存的游猎部落,也具有更高的DRD4-7R基因。

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并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正是DRD4-7R基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过,随着人类在1万年前逐渐建立农耕文明,不再那么需要对新环境的探索,DRD4-7R基因的一些缺点也凸显了出来。

例如,它可能导致冒险成瘾,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6]以及其它精神障碍风险。

当然,ADHD也和后天教育有关。低质量养育的孩子,比起高质量养育的孩子,具有更高的ADHD风险,分水岭为4岁[7]。

尤其是在15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20个月就会形成长期机制,并在成年后具有更高的新奇寻求冲动。

不过,也就研究发现,DRD4-7R基因也是一种长寿基因。它在90岁以上老人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对老鼠进行研究,也发现了它和长寿具有高相关性。

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DRD4-7R基因的长寿相关性更高,而男性则会弱很多。

研究者认为,可能DRD4-7R基因并不会直接决定人的长寿,而是它对女性社交产生影响,从而间接让她们更加的长寿[8]。

个人认为,由于携带DRD4-7R基因的男性,具有更高的冲动行为,从而导致意外死亡的比例增高,从而影响长寿。而女性的DRD4-7R基因则可能让她们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且她们进行的探险也具有更低的死亡率,所以,从统计上她们表现出更加的长寿。

总的来说,对于现代社会,DRD4-7R基因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所以它能和其它DRD4等位基因共存。

总之,人类都具有多巴胺主导的寻求新奇机制,但每个人感觉寻求并不一定共通。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朱可曼(Marvin Zuckerman),曾绘制感觉寻求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简称SSS),对人类感官需求进行量化[9]。

主要有四种类型:

1、兴奋与冒险寻求( Thrill and advent ureSeeki ng ,TaS)。 渴望参与跳伞、潜水、滑雪等冒险行动,各种死亡自拍,极限运动,属于这一类感官寻求。

2、体验寻求( Experience Seeki ng ,ES)。通过思想和感官寻求基本体验,包括音乐、美术、旅游,以及一些反常规行为(如嬉皮士、同性恋),寻求感官体验。

3、去抑制( D isi nhi bition ,D is )。通过集会、饮酒、性等社会活动寻求感觉。

4、厌倦敏感性( BoredomSuscepti bility ,BS)。 对重复体验的忍受能力,例如对重复的常规工作感到厌倦。

通过SSS量表,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感觉寻求状态,更有利于进行自我定位。

第1种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极限运动的者的感觉寻求。第2种和第3种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状态,只不过第2种侧重在个性,第3种侧重在社群。而第3种则属于绝大多数社畜工作时的状态。

当然,以上4种属性是兼容的,而不是互相对立的。一个人同时存在这些属性,只不过每种属性的成分高低不同。

人与人之间的感官寻求,可能具有极大的差异。

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安静,都是很正常的。

很多时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现在年轻人的一些极限运动非常具有争议,但我认为感官寻求,同时也有条件,生死自我承担,符合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我不觉得有任何的问题。

当然,每个人都应该找好自己的定位。不能别人爱危险的极限运动,你就一定要这么做。

如果你的感官寻求本身就是看书,不喜欢运动,非得被人绑去来一场云霄飞车,可能你只能感受到痛苦。

相反,你的感官寻求是云霄飞车,不喜欢书本,让你看书,恐怕也味同嚼蜡。

当然,也并不排除,有人兼容这两种属性。

总的来说,你的感官寻求,主要看你身体内的DRD4等位基因和后天教育成长,一起建立起来的多巴胺通路。

总的来说,一个人追求什么,与基因、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经济条件,都有关系。

参考

^Ebstein R P , Novick O , Umansky R , et al. Dopamine D4 receptor (D4DR) exon III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the human personality trait of Novelty Seeking.[J]. Nature Genetics, 1996, 12(1):78-80.

^Costa V D , Tran V L , Turchi J , et al. Dopamine modulates novelty seeking behavior during decision making.[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14, 128(5):556.

^Van Tol HH, Wu CM, Guan HC, Ohara K, Bunzow JR, Civelli O, Kennedy J, Seeman P, Niznik HB, Jovanovic V (July 1992). "Multiple dopamine D4 receptor variants in the human population". Nature. 358 (6382): 149–52.

^Wedemeyer C, Goutman JD, Avale ME, Franchini LF, Rubinstein M, Calvo DJ (May 2007). "Functional activation by central monoamines of human dopamine D(4) receptor polymorphic variants coupled to GIRK channels in Xenopus oocyte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62 (3): 165–73. doi:10.1016/j.ejphar.2007.01.055. PMID 17350612.

^Chen C , Burton M , Greenberger E , et 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Dopamine D4 Receptor (DRD4) Allele Frequencies Around the Globe[J]. 1999, 20(5):309-324.

^Faraone SV, Doyle AE, Mick E, Biederman J (July 2001). "Meta-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7-repeat allele of the dopamine D(4) receptor gene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8 (7): 1052–7.

^Posner M I , Rothbart M K , Sheese B E , et al. Control networks and neuromodulators of early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2, 48(3):827-35.

^Grady D L , Thanos P K , Corrada M M , et al. DRD4 genotype predicts longevity in mouse and human.[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2013, 33(1):286.

^Zuckerman.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1979.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