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

大柱山隧道全长14.5公里,工程队挖了12年,这条隧道到底难在哪?

在我国有这样一条隧道,耗资2800亿,累计上万人参与了工程建造,更是修建了12年之久。这条隧道就是 大柱山隧道 ,它并不长,只有14公里,但它堪称是世界史上人类修建的结构最复杂、过程最艰辛、耗资最巨大的人工隧道,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条隧道的修建过程。

大柱山隧道是云南 大瑞铁路 全线最难建设的隧道之一,其修建历程可以追溯到2008年。 该隧道是连接云南大理和中缅边境城市瑞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为14.5公里,埋进了横断山脉995米的腹地,被设计为单线铁路隧道。


(资料图)

这条隧道的施工难度极大,要说挖一条普通的隧道,在挖掘过程当中,可能90%都是正常施工,只有10%的时间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大柱山隧道不同,可以说90%的时间,工人们都在忍受着极差的施工条件的考验,和隧道内各种突发情况的危险。甚至于出现过两次正常施工的隧道又被涌出的泥沙封住的情况,等于说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泡影,一切都要重新来过。大柱山隧道施工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恶劣的施工环境。

隧道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 三高四活跃 ”的特点。 施工中易遇到突水、突泥和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在有强岩溶水以及部分断层带,易产生较大规模的突水、突泥段。

在令人绝望的燕子窝,甚至出现过喷出的水将十几吨重的挖掘机掀翻,推出三十几米的情况。最严重的一次涌水,几乎灌满了已经修建了一半的隧道,工作人员需要乘坐皮划艇才能够抵达隧道深处,据说伸手就能够摸到隧道的顶,可见涌水之大。

同时,隧道还要穿越1.27公里的煤系地层,那里含有瓦斯气体,存在着燃爆的风险。

第二是施工条件的限制。

隧道处于地质环境复杂的横断山脉,只能从两个口分别凿进,无法像寻常施工时采用竖孔、斜孔的方式在中间路段中进行排气和辅助施工。 在十几公里长度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运输、通风、供电、供水方面的难题,这都考验了施工团队中建一局的突发问题技术解决能力。

可谓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将人类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现在如果我们用无人机在隧道外面俯拍,可以看到有一束巨大的瀑布从山间穿流而下,这条瀑布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施工队根据现场条件进行的改造,将涌水向外疏导所形成的一条人工瀑布。

至今,隧道的总涌水量已经达到了1.4亿立方米,可以灌满14个西湖。 在大柱山隧道施工的12个年头里,中建一局的施工队有3500天都在跟突泥和涌水做斗争。

第三是复杂的工程设计。

在前期规划的“人”字形纵坡设计中,隧道埋体整体下降,随着地势向下延伸。在隧道洞身通过的各级围岩,岩质较硬,性脆,特别是地处硬质岩的应力聚集带,聚集了较大的应力,施工中易出现岩爆现象。

燕子窝是整个施工过程当中遇到的最可怕的断裂带,巨大的涌水和脆弱的岩层,使得156米的距离整整修建了2年多,平均每天只能掘进20厘米。 为了能将燕子窝段喷流而出的高压地下水抽出隧道,施工队先后建造了7座抽水站和56台大型水泵接力抽水。并且使用了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新材料凝固浆液,一边抽水一边灌浆,通过这种抵抗压力可达20M帕的新型材料,才能够将燕子窝这个无法避开的断层人为控制起来。

除了忍受冷水,工作人员还需要忍受酷暑。 因为施工地下本就高达31度的温度,再加上开展施工的时候机器放出的热量无法散失,施工隧道里经常温度达到40度,每天每个挖掘面需要消耗12吨冰块进行降温。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隧道工期不断调整,从最初的五年半竣工,被迫延长到了八年,交工时则已经实际施工了十二年。 2020年4月28日上午8:36分,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大柱山隧道终于全隧贯通,历时12年艰苦卓绝的工程终于结束。

大瑞铁路建成后,将重塑茶马古道的辉煌,进一步增强云南地区的相互交往,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从此,从昆明坐高铁到保山,只需要短短的三个小时,曾几何时,这是只有坐一天一夜大巴才能够到达的行程,人民出行极为不便。这条铁路的打通也极大的促进了滇西南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腾冲和瑞丽这些原本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的边境小城,逐渐变成了热门的旅行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

这些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的建筑工人,以及提供了自己的智慧头脑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工程师们,真的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