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流沙河收服沙僧、红孩儿火烧孙悟空……一把剪刀、一把刻刀、几张红纸,在丁瑞的手中,孙悟空灵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前不久,我刚刚完成《西游记》的剪纸,卷长11米,历时1年,至此,四大名著的剪纸创作完成。”4月12日,25岁的丁瑞说。
位于中山路的丁瑞剪纸工作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和长卷。其中,《水浒传》里的108将活灵活现,《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曹操、关羽、张飞各有特点,《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神态各异……
1997年出生的丁瑞从小就喜欢绘画和创作,经常一剪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她早上睡醒起来,发现自己还拿着剪刀。
“我看女儿这么喜欢剪纸,就给她找了名师。”父亲丁文志说。
12岁时,丁瑞就跟随安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工艺大师韩萍开始学习剪纸技艺。此后的每个寒暑假,她都会去安徽学习剪纸。
丁瑞说,第一次去老师的工作室,她正拿着一把剪刀创作《红楼梦》片段,人物的举止和神态栩栩如生,当时就触动到了她,她也想跟着老师剪这么美的人物。
开始学习时,丁瑞只能剪最基本的对称窗花。“剪了一个多月的对称窗花,真的很枯燥,而且我觉得自己剪得挺好了,可拿给老师看,总是说不行,不够细致。”丁瑞说。
这一剪就是半年,对称窗花终于过关了,接着又开始剪团花,即使手掌被剪刀磨出水疱、手指被纸张划破口子也不在乎。
这些年,她用坏的剪刀就有20多把,剪过的纸可以以吨计。丁瑞说:“因为喜欢,所以就想努力做到更好。”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创作,丁瑞从300多名学徒中脱颖而出。
2013年,在父亲的帮助下,丁瑞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她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诸家之长,剪法细腻,构思新颖,不论是历史长卷还是民俗文化,都能通过剪纸创作展现得活灵活现。
丁瑞从小就喜欢历史书籍,尤其喜欢四大名著。2016年,她决定用剪纸来呈现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剪人物比剪花难,要突出人物的神情神态,特别要突出面部表情,四大名著里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如何才能跃然纸上呢?
“每天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一天待够八个小时。我不停读原著,先设计出来,然后对照书本,再修改。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我光构图设计就用了一周。”丁瑞说。
经过六年的构思创作,四大名著的剪纸终于完成了。她又尝试继续拓展剪纸题材,让创作题材有更多的地域特色。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丁瑞希望更多年轻人学习剪纸这门传统技艺。她在创作的同时,每周都会到社区,通过开展公益剪纸兴趣课程等活动,传承发扬剪纸技艺,目前丁瑞已培养学生200多人。
责任编辑: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