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2014年福建“树人”在树上搭窝,每天捡瓶子生存,从没吃过汉堡包

“听说六源路的那棵大榕树上住了个怪人,我们去瞧瞧。”

“哟,那棵榕树可有些年头了,该不会是成精,上面修了什么仙人?”

一时之间,这街头巷尾,镇上村落,到处都在议论着树上住怪人的事。

树上住人,在中国还真有这个部落,只不过那是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中国极为罕见的民族之一树栖族就是以树为家。

当然,并不是直接在上面住,而是会在树上搭建房屋,就如同鸟类在上面搭建鸟巢一样。

而在福建,这树上搭窝而居的人,因为罕见所以惹来N个版本的传说。他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个“树人”的背后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初识庐山真面目

福建晋江仙石村六源路发现“树人”啦 !

对于天生就具有猎奇心理的人来说,遇到这种稀奇古怪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一时之间,不少周边居民和媒体记者都赶到现场,想一睹“树人”真面目。

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昼伏夜出的“树人”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将树屋入口处的帘子拉得严严实实,还将一根铁棒挡在了门前。一副“生人勿进”之势。

现场有记者看出了“树人”的不安,边安抚边慢慢地往上爬,努力地向“树人”传达着自己的善意。通过记者一步步地引导,“树人”才稍稍探出脑袋,断断续续地讲述着他不为人知的经历。

原来,“树人”只是一个流浪汉而已。不,准确的说是流浪儿,他看上去还未成年,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他在这棵树上已经住了一年多。他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更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记忆里一直都在独自流浪。

流浪到此,这棵硕大的榕树让他有了“安身立命”的依托。

但他也会害怕,害怕别人抢走他搭的树屋,抢走属于他的“家”。所以男孩白天都守在树屋里,不和别人接触。当夜幕降临时,他才会到地面上来捡废品,拿到附近的废品站换钱度日。

初识“树人”还只是个孩子,围观的人们同情心泛滥,七嘴八舌地劝说男孩下来,要带他去吃孩子们都喜欢吃的肯德基、麦当劳。

可是,男孩不懂肯德基、麦当劳。即便懂,这些对于他,都没有守住这个“家”来得重要。于是自顾自地重复着:“这是我的家,你们快点走开。”

男孩如乌龟般缩进自己的小窝,不再理睬外面的人,围观的人逐渐散去。直到晚上七点多,守侯在此的民警又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劝说,他才愿意来到地面。并告诉民警:“我要把这些瓶子拿去废品站卖钱。”

到这时,民警才看清男孩的真正面目------可能是长期的营养缺失,孩子面黄肌瘦。他颤颤巍巍地挑起三袋子的瓶瓶罐罐,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息。民警见此,于心不忍,想要去帮忙,被他拒绝,只是紧紧地护着自己的袋子,生怕被人抢走。

就这小小的举动,释放出男孩在流浪生活中,历经了无法想象的苦难!

他们陪着男孩来到一个废品回收站,民警本想通过回收站的老板来了解男孩的相关信息。但让人失望的是,老板刘女士只告诉民警,男孩大约是2014年左右开始来卖废品的。对于其他的信息,也是一无所知。

被拐的孩子身心受损,举社会之力助他回归

民警们带着男孩回到派出所。他们为男孩准备了一套换洗衣服,让他洗了个热水澡;给他买来晚餐,还特意加一个大鸡腿。

或许是许久都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食物,也或许从来没有吃饱过,男孩狼吞虎咽的样子,让民警们一阵心酸。

即便接受着民警的好意,但男孩仍旧保持着警惕,对自己的行李,寸步不离,就连睡觉,也要紧紧地抓着。而对于民警们的问话,男孩也只会回答:“我要回去树上”。

一时半会儿问不出什么名堂,要找到他的家人恐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派出所毕竟是办公的地方,为了让男孩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民警们只能先将他送到救助站。但考虑到救助站的开放性,怕他再次走失,民警们只得又将他带回。

而晋江救助站的站长看到孩子的状况,特意找来两位心理咨询师到派出所为他进行心理诊断。

心理咨询师和男孩经过短暂交流沟通,通过言语表达和肢体语言,他们断定男孩存在强烈的社交障碍。心理咨询师推测,男孩在流浪过程中很可能遭遇过非人的折磨,才导致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

民警和救助站相互协调,网上寻找信息、求助等方式尽一切可能地寻找男孩的家人。这中间有出现疑似人的惊喜,而后又经历被一一否定的失落。孩子回家的路,显得别样的艰难。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在和男孩无意间的一次交谈中,他回忆起自己是在陪父母逛集市时,被一位陌生的阿姨带出来的。民警们怀疑,男孩可能是小时候被拐卖到福建来的。

随后,他们对男孩采血提取DNA,并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遗憾的是,这次依然没能找到男孩的父母。

在派出所待了些时日,虽然没有找到家人,虽然还是不太爱说话,但男孩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因为找不到男孩的父母,考虑再三,民警们决定将他送到晋江福利院。

进福利院后,因为男孩的心理障碍,院里的工作人员专门请来精神科医生,为男孩进行了会诊。

诊断的结果是男孩患有严重的精神焦虑。而且由于长期与社会脱节,他的许多社会功能都已经丧失。为了男孩以后能拥用正常的人生,晋江福利院最终决定将他送到晋江疗养院接受心理治疗。

晋江疗养院为男孩请来专业的医生为他诊断病情,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在疗养院,通过五个多月的治疗,男孩的身心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人沟通再无障碍。他还学会一些休闲娱乐等活动,如扑克牌,下象棋等。甚至还会主动帮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做清洁等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

他每天的成长,给关心他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从派出所到救助站,到福利院,再到疗养院,这一路的爱心接力,让孩子有了重生的机会;也给了孩子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并让他打开心扉,向别人敞开尘封的伤口。

他微笑着告诉记者,他应该姓“黄”,在六七岁时被人贩子拐走,带到一个名叫“古水”的地方。

拐他的家里有一个姐姐,家里人都叫他“小老二”。可是,家里的男主人对他并不好,打骂是家常便饭。他不堪折磨,趁机逃离那个水深火热的家,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面对镜头,男孩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大家都对我很好,我在疗养院很开心。他们都说我治好了,很快就能出去打工挣钱了 。”他坦言,自己最大的愿望便是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到时候就可以买东西,回来看望疗养院的朋友,略表自己的心意。

小小少年,人生的天地,尽是人间薄凉,世间沧桑。当有人对他好时,那份温情治愈了他所有的心伤。

爱还在继续,明天肯定会更好

男孩出院再次回到救助站,以“黄树人“”的名字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为了帮助黄树人融入社会,救助站的社工为他安排多种课程,除了一些简单的文化课,还包括做手工、打羽毛球、下象棋等。

特别是在做手工上,黄树人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他能独自制作出各种各样精巧的丝网花。每次救助站举办志愿者活动时,他都会制作许多丝网花义卖,从中体会助人的快乐!

虽然他人在救助站,但福利院依然关心着他的一举一动。为了让黄树人顺利地步入社会,晋江福利院还特意为他办理身份证,并把他安排到晋江池店镇某鞋业公司上班。

对于这份工作,黄树人显得十分满意且无比珍惜。他付出自己的全部的热情、勤奋和努力,很快便掌握这份工作的技巧,成为一名合格的车工。

四年之后,当初救下他的仙石派出所的民警还专程来到池店镇看望黄树人。

民警问道:“在这边各方都还好吧。”

他回答:“好!吃也不要钱,住也不要钱,厂里的同事对我也很好。”

看到眼前这个神采奕奕的小伙子,民警李军锋忍不住感慨:“当时我们救下他时,他的精神状态是恍惚的。现在他已经脱胎换骨,完全像个正常人,真是太让人开心了”!

濒危绝处,绝处逢生!说的就是黄树人吧。

如今,民警和社会爱心人士陈春明依然没有放弃帮黄树人寻找亲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和家人团圆,他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好!

黄树人因为被拐离家,是不幸的;但在15岁之后,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这一路,他遇到这个世上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愿天下无拐卖,愿所有的孩子永沐春风

但不是每个被拐的孩子都如黄树人般幸运,也不是每个被拐的孩子会平安地回到父母的怀抱。

还有一部分悲惨的孩子,也就是没卖出去的,人贩子口中的“残次品”,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名字和原本的人生,还有健康的体魄。

还记得山东临沂的庞光明吗?找了16年的儿子终于回家了,但站在他面前的儿子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走路一瘸一拐的。

更可恶的是,人贩子为了防止孩子在乞讨的时候乱说话暴露自己,也为了让孩子看起来更加可怜博得大家的同情,竟然生生地割掉了孩子的一截舌头。

孩子的智力也严重受损,除了简单的“爸爸”、“妈妈”什么也不会表达。除了明显的脚伤和舌头上的伤痕之外,身上更是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伤痕。

他们得多残忍啊!能把一个孩子弄到如此的地步!这是超越谋杀的罪恶!

为了让这些罪恶不再僵而不死,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永远不会落入那人间地狱。2022年全国两会——这个最为庄严的场合上,多位委员发出充满力量而温情的呐喊----对拐卖加大打击和惩处力度。

而让“天下无拐”成为现实,是称之为人的人,都心存善念吧,不要有拐卖之心。根源上的拒绝才能更好的保护每一个孩子,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孩子永沐春风。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工作人员 七嘴八舌 力所能及

责任编辑:Rex_0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