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殴打母亲的指控,你是否认可?”
“不认可。”
“案发当夜,你是否与母亲发生矛盾?”
“没有,当时我妈在床上躺着,我在做事。”
“当晚,你是否有殴打母亲?”
“没有。”
面对公诉人重重逼问,赵立昌一脸淡定,多次否认,不透露任何有效信息,几乎做到了“零口供”。
2018年1月22日,云南省大理市某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奶奶遭受严重的殴打,全身上下多处粉碎性骨折,至今卧病在床。
受害人名叫臧改青,是一位82岁的老人,体型矮小,身体瘦削。面对警方的审问,臧改青一脸愁苦,犹豫不决、颤颤巍巍地说出了殴打她的犯人——赵立昌,即她的大儿子。
那么,臧改青的指控是真是假?倘若是真的,赵立昌为何要对自己的亲生且年迈的母亲下此毒手?
大型家暴现场
2018年1月11日,在风景秀丽的大理石洱滨村,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有违人伦的大型家暴事件。
当晚,月色黯淡,洱滨村寂静无人,一片黑暗。在一个破旧的小院落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散落地到处都是。
屋里传来忽大忽小的吵闹声、哭泣声与哀嚎声。这显然是一起严重的家庭纠纷现场。
臧改青的孙女赵熊茹偷偷地躲在屋子的二楼拍摄,用模糊颤抖的镜头记录下了大伯赵立昌的暴力全过程。
据赵熊茹说,自分家以后,奶奶臧改青便与小儿子一家生活,和自己家同住。而大伯赵立昌则在外头单住。事发当天,赵立昌突然到访,并发起了“疯”。
眼看吵闹声越来越激烈,扔出院里的物品越来越多,赵熊茹心里也越发不安,她鼓起勇气下楼,看到了令人咋舌的一幕。
只见赵立昌左手拎着母亲的衣领,右手一把抓住她的脚,狠狠地往地上砸。
听到臧改青发出痛苦的呻吟,赵立昌仍不解气,拼尽浑身解数往她身上踹、跺、踢。
“我奶奶当时一动不动,碰一下都喊疼。我妈给她擦身子,就轻轻碰一下,她都哇哇叫。”赵熊茹说。
赵熊茹
看到老人如此痛苦,小儿子一家当即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经检查,臧改青身上伤痕累累,几乎没有一块好的地方。X光片显示,臧改青老人的左腿骨折,胸前壁、尾椎骨、腰椎骨挫伤,伤势十分严重。
次日,小儿子一家人忍无可忍,直接报警立案,控告赵立昌殴打亲生母亲。
然而,当警方找到赵立昌时,他却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压根没打过母亲,甚至连碰都没碰过。
那么,整个案件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是赵立昌为逃脱罪责而撒谎,还是小儿子一家刻意编造谎言?
“我没有打我妈!”
“老天在上,地在下,我对我妈很好,我没有打过我妈,我是冤枉的!”法庭上,赵立昌用坚定不移的口吻发誓,坚称自己绝无半点家暴行为。
案发时,赵立昌年满60岁,正值花甲之年。他的个头矮小,腿脚不便,头发也已发白。
从赵立昌的口供中可知,事发前几日,洱滨村发放了一笔修缮房屋的补贴,母亲臧改青领取了1.5万元。
“她年纪大了,动作特别慢,万一摔着就不好了,所以我想帮她修。”赵立昌说。
赵立昌
案发当晚,赵立昌前往弟弟家,准备找母亲商量修房子的事。谁料,臧改青却说钱已经不在她手上了。
当下,赵立昌立刻怀疑弟弟一家就是私吞母亲补贴的“贼”。而后,赵立昌与母亲因为此事争论起来。
“只是争执,我没跟我妈吵得特别厉害。”赵立昌强调道。
至于丢东西,赵立昌则表示这一切都是误会。当时,他看到母亲屋子里头摆满了弟弟送来的玉米,想到弟弟一家的“诓骗”行为,心里顿时不爽,一气之下全往外丢了。
除此之外,赵立昌一再强调自己没有动过母亲,他也不知道母亲身上的伤从何而来。
臧改青老人的伤势
针对弟弟一家的控诉,赵立昌进行了似乎滴水不漏的解释,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整个叙述过程,赵立昌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紧张不安,而是镇定自若,表达清晰且流畅。
这不禁令人怀疑,或许赵立昌真的是冤枉的,而整个事件都是小儿子一家为谋财而故意策划好的?
民警不敢轻易下结论,打算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据悉,早在50年前,赵立昌的父亲便去世了,母亲臧改青坚韧不拔,凭一己之力养活儿女,支撑着一贫如洗、摇摇欲坠的家。
当时,臧改青不过30岁出头,完全可以改嫁,重新开启生活。可她却选择以孩子为重,为供养孩子而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然而,幸运并未眷顾这个只有孤儿寡母的家庭。臧改青的小女儿被查出患有精神疾病,需要悉心呵护,给家庭增添了不少负担。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臧改青从未想过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对四个孩子一视同仁,既当爹又当妈,咬着牙将他们养大成人,可谓吃尽了苦头。
两个儿子成人后,臧改青忙里忙里,殚精竭虑,帮他们成了家,完成了作为母亲的最后一份使命。
不得不说,臧改青身上充满着母性的光辉,集勤劳、勇敢、坚韧和善良于一身,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看似平凡,却很伟大。
赵立昌等人作为子女,理应在长大后对母亲感恩孝顺,竭尽所能去报答母亲,怎会行暴力之举呢?
赵立昌
村民小组负责人杨付良表示,案发当晚,她被赵立昌的弟弟叫到现场。
“苞谷米到处散着,地上一片狼藉,就是一个打架斗殴的现场。”
杨付良虽没亲眼看到赵立昌殴打母亲,但凭借现场乱糟糟的程度,再结合赵立昌平时的性格与为人,已经可以猜测一二。
老人的心酸委托
多人多说法,嫌疑人与证人七嘴八舌,搞得民警晕头转向。就在案情方向不明,停滞不前时,臧改青老人苏醒了。
据臧改青说,案发当日,大儿子赵立昌来家中帮忙改建危房,并留下吃完饭。
饭桌上,赵立昌突然开始狂骂弟弟一家,并责怪母亲没有看好钱,让弟弟一家得了便宜。
警察向臧改青老人取证
看到赵立昌实在骂得难听,臧改青实在忍不住,开口劝了劝。可这一劝,更激起了赵立昌心中积累已久的怨气与恨意,认为母亲过度偏心弟弟一家。
此时,赵立昌的怒气已经达到巅峰状态,他捏紧拳头,青筋暴起,浑身战栗,冲着母亲一顿嘶吼。
随后,赵立昌抡起拳头,将母亲推倒在地,用脚狂踢狂踹。
谈及那个残忍暴虐的殴打过程,臧改青老人心脏疼得快要窒息,哭得十分凄惨。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竟然对自己拳头相向,甚至想至自己于死地。这事搁谁身上,能承受得住?
得到当事人的指认后,赵立昌的谎言自然不攻而破。回想当初赵立昌坚定不移的誓言,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他究竟有多么冷酷无情、奸滑虚伪,才会说出如此颠倒黑白的谎言?
赵立昌
听到老人悲恸的哭声,民警们忍不住心疼与同情,当即保证要让赵立昌付出代价,为老人讨回公道。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悲伤之后,奄奄一息的臧改青老人竟然提出了一个令民警跌破眼镜的请求。
“求你们不要抓赵立昌,只要让他不再上门打我就成了。我过我的,他过他的,永远不跟他挂钩,平平安安生活就好。”
别人家的老人都要求子女孝顺自己,顺自己的意,可臧改青对儿子的要求竟是不要打自己。如此卑微的要求,着实令人心痛。
尽管被打得伤痕累累,但臧改青老人的第一反应还是维护儿子,保儿子平安,足以见其无私与伟大。相比之下,更衬托出赵立昌的卑劣与恶俗。
不过,民警仍然要秉公执法。他们立刻以治安案件立案,对赵立昌进行拘留与监控。
正当警方决定满足老人的请求,对赵立昌进行从宽处理时,案情又出现了反转。
就在事发后的第13天,臧改青老人因受伤严重逝世了。公安机关立即组织紧急会议,将此案从治安案件升级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
很快,赵立昌被警方正式逮捕,准备接受法律的制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等待法院开庭。
然而,令人头疼的是,即便置身于法院之中,赵立昌仍不改口供,反对殴打事实,坚决不认罪,不伏法,达到“零口供”。
在司法程序里,被告人拒不认罪,会十分影响庭审判决。
在刑事案件中,“口供”是最为常见且有力的证据形式,被称为证据之王。针对零口供案件,司法机关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要求要比正常案件高许多。
家暴的惯犯
“老人的直接死因为血栓栓塞与感染,死亡机制为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公诉人在法庭上如实公布了臧改青的死因。
死亡鉴定报告中的死因与臧改青被儿子殴打后的医疗诊断并不相同。而老人本身年事已高,身体毛病诸多,因此司法机构也不能直接断定臧改青是否被赵立昌殴打致死。
赵立昌
从道德层面上看,赵立昌的打母行为令人愤怒。可在法律层面上,能否将儿子的殴打行为和母亲的死亡联系在一起还有待商榷。
针对赵立昌的“零口供”,公诉人出示了两个证据,除了小儿子一家的指认外,还有邻居表示自己亲眼目睹了赵立昌对母亲拳打脚踢。
此外,赵立昌称母亲身上的伤是她自己摔的。然而,事发当日,有人亲眼目睹臧改青老人精神抖擞地在集市买东西,行动自如,身体没有大碍。
综合被害人的陈述与目击证人的证词,被告人赵立昌此前的谎言被一一戳破。自此,法院可以百分百确定赵立昌确系伤害母亲的罪魁祸首。
而后,司法机关请来专业机构,鉴定出臧改青老人生前罹患小叶性肺炎,而这正是她死亡的主要原因。
此外,鉴定机构还表示,老人生前患上了肺动脉栓塞,而这种情况的直接成因便是赵立昌的殴打行为。
“赵立昌的行为是雪上加霜,本来老人的呼吸功能已经受到影响,动脉又被栓死,就导致了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医生说。
由此可见,赵立昌的殴打行为,恰恰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臧改青老人的死亡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
至此,司法机关得出,赵立昌的伤害行为与老人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占20%左右的死因,属于诱发因素。
医生
2018年重阳佳节,大理市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赵立昌有期徒刑两年。
自此,案件终于完结。可令人疑惑的是,赵立昌究竟出于什么心理,要对辛苦养大自己的母亲施以暴行呢?
“从我记事以来,他无数次打我奶奶。要钱的时候,他就会随便买点米线包子来家里。要不到钱,就动手打人。”赵熊茹愤怒地说。
原来,赵立昌早就是“惯犯”,且对殴打母亲的行为习以为常。据调查,赵立昌脾气古怪,性格暴躁,有酗酒施暴的习惯。
早年间,赵立昌因酗酒家暴导致离婚,他的大儿子甚至为此自杀身亡,妻子则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
自此,赵立昌过上了孤僻的独居生活,平时以三轮车拉客为生。
然而,赵立昌还是戒不了喝酒,每每喝酒,定要惹事,不仅打过母亲,还将侄女的锁骨打断过。村里人对他都是避之不及的态度,生怕被他殴打报复。
案发当天,赵立昌说是帮忙修缮房屋,实际上是盯上了母亲的1.5万元补偿款。母亲不允,赵立昌便怒火攻心,大打出手。
像赵立昌这种酷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内心往往是自卑、怯懦且敏感的。因此,他们只敢借助暴力手段获得一种畸形的满足感。
与此同时,在赵立昌的潜意识里,母亲是无条件包容和原谅他的存在,这也令他更放心大胆地去施暴。
想起母亲,赵立昌被捕后曾表达过仅存的一丝后悔之意:“我妈辛苦一辈子了,都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我想尽孝的时候,她却去世了。”
然而,赵立昌对母亲的这点愧疚实在微乎其微,甚至不值一提,与他所犯下的过错与罪恶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他不值得被同情与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