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江西赣州的街头,扛着摄像头的一行人格外引人注目。
而镜头拍摄的主角却是一位衣服破烂不堪,头发杂乱的拾荒老人。此时的他正用左手拿着一小块石灰在一块破木板上作画。
不一会,一幅精妙绝伦的画作便出现在了木板上。引得大家纷纷称赞。
这个行为与身份严重不符的老人是谁呢?难不成是哪位大画家流落民间?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2
这位拾荒老人叫做徐荣发,他的一生可谓疯狂至极,被网友称为“疯子画家”、“中国梵高”。
1956年徐荣发出生在江西赣州一个普通家庭里,他打小性格就比较孤僻,不爱与人打交道。
同龄的小孩都下河上山,到处疯跑,而徐荣发却极其内向,很少出去玩,总是一个人安静地在家画画。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放在徐荣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小时候的徐荣发特别喜欢画画,也确实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他这一画就画了一辈子。
1977年,中国重新恢复了高考,学习一直都很优异的徐荣发抓住了这个可以改变命运的契机,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非常少见,说他们是天之骄子一点也不夸张。而徐荣华就是众多“天之骄子”中的其中一子。
因此,一时间徐荣华便成为了当地的名人,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在大学学习了四年后,1981年毕业的徐荣华被分配到了南方冶金学院,成为了一名美术老师。
当时人们还不怎么重视学生音体美的发展,所以身为美术老师的徐荣发的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是至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上不用发愁。
不久之后,徐荣发认识了后来的妻子,婚后的两人幸福甜蜜,并很快生下一个儿子。
在外人看来,徐荣发的人生可谓是一帆风顺,他工作稳定,家庭和睦。不可避免地就成为了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日子平稳地过着,但就是这个在外人看来无比幸福的人生,在吴荣发的眼中却太过平淡,毫无生气。
由于性格内敛,不愿阿谀奉承,徐荣发在同一岗位上待了十五年之久。眼看着与他同期的那些老师纷纷升职加薪,徐荣华心中难免苦闷不堪。
工作上不受到重用的他,只能通过绘画来排解心中的不满和忧愁。
于是,在这以后的他更加沉迷于绘画,并且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够被大家熟知。
但梦想的实现是需要金钱来支撑的,徐荣华现在的经济情况供他们一家吃穿没有问题,但供他实现理想还是有困难的。
所以,迫于现实的压力和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感,徐荣发只能坚持继续工作,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
就在徐荣发在现实与梦想之间苦苦挣扎的时候,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都抓住这个契机在各个行业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于是,备受鼓舞的徐荣发也决定背上行囊出去闯荡一番。
虽然当时妻子极力反对,认为他的性格不适合出去闯荡,但他还是坚持己见,在1996年向学校提交了一份“停薪留职”的申请表。
校领导一直都认为徐荣发很有才华,对他很是欣赏,但同样也认为性格内敛的他不适合出门打拼,而此时的徐荣发早已一腔热血上了头,什么也听不进去。
没办法,校方只好答应了,但只给了他一年的时间。
而就是徐荣发外出闯荡的这个决定,影响了他往后的人生轨迹,改变了他的人生。
3
离开家的徐荣发来到了当时的广东,刚到广东的徐荣发斗志满满,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这个大城市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忍的。虽然徐荣发很努力地寻找机会,但他木讷不懂变通的性格让他屡次碰壁。
彼时徐荣发已经40多岁了,他没有年轻人的活泼和活力,也没有同龄人的高能力。在遭到多家公司的拒绝后,徐荣发才被一所学校勉强接受,让他担任美术老师。
然而后面徐荣发的表现与校方对他的预期并不相匹配。所以徐荣发理所当然就被辞退了。
虽然屡次失败,但徐荣发依然不服输,在广东的他选择一边画画,一边找工作。然而他投出去的简历一次次石沉大海。
最终,在广东倍受打击的他落寞地返回了赣州。
本以为还有退路的徐荣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但是迎接他的却是学校的辞退通知。
本来说好的“停薪留职”,怎么反倒被辞退了呢?
原来,赣州的学校不止一次催当时还在广东的徐荣发回来上班,但当时的徐荣发或许是不甘,也或许是觉得无脸回去,因此对于赣州学校的催促,他一拖再拖。
最后校方出于无奈,只好另聘了一位美术老师。就这样,徐荣发从一个人人此时羡慕、敬重的学校老师变成了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无业游民。
在广东和赣州接连受到打击的徐荣发不再去找工作,而是在家专门研究起了画画。
在外人看来此时的徐荣发就是一个十足的疯子和傻子,放着安稳的工作不做,非要折腾。如今弄得自己落个这样的下场。
自己没有了经济收入,挣钱养家的担子自然就落到了妻子身上,徐荣发看着日夜劳作的妻子,也曾想要帮妻子分担。
于是他将自己的画作拿出去卖。但一张也没有卖出去。
虽然徐荣发的画不错,但终究没有名人效应,内容也不是市面上所流行的,自然没有人出钱买他的画。
但徐荣发并没有因此受打击而放弃画画,也并没有找其他工作的打算。反而觉得没人买,可能是自己画得不够好,于是开始加倍努力地练习画画。
这时候家里已经马上揭不开锅,但沉迷画画的徐荣发依然将家里仅剩的积蓄都拿去买颜料和画纸。
眼看着这个家越来越贫苦,最终,妻子对这个毫无家庭责任心的男人彻底失望,带着儿子离开了他。
妻儿的离开让徐荣发悲痛万分,但这并没有换来他的“醒悟”,他将妻儿离开的伤心和工作失意带来的苦闷都转化成绘画的动力。
更加卖力地绘画的徐荣发,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就算有了一点钱也舍不得吃穿,全部用来买颜料和画纸,没钱就上街捡别人丢弃的粉笔头,在地上和木板上作画。
在这种接近疯狂的状态下,徐荣发的画技突飞猛进,但因为他的画作依然不是那时流行的风格和内容,所以还是没有人愿意出钱买他的画。
后来出于生活的需要,徐荣发只能靠拾荒来维持生计。
工作上的失意,妻儿的离去都没有让徐荣发放弃绘画,而接下来的事情,让他的人生再一次跌入谷底,甚至让他差一点放弃自己挚爱的绘画理想。
4
2004这一年,本就人生惨淡的徐荣发又被病魔盯上了,这天正在家里画画的他突然抽搐起来并且全身麻木,送到医院才知道是中风了。
万幸的是,经过治疗他没有瘫痪,但从那之后他的右半边身子就没了知觉。这也就意味着,一直用右手画画的他再也拿不起画笔了。
这对视绘画如命的徐荣发来说,比让他死更痛苦。
在消沉了一段时间后,他重新振作起来,并学着用左手画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变是很难的,更何况还要重新适应左手绘画。
这期间他也崩溃过,更想过放弃。但看着满屋里自己的作品,他实在割舍不下。
尽管困难重重,但为了能重新拿起画笔,他还是坚持了下去。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数年后的他终于可以自如地用左手画画,甚至比之前右手画得还要好。
就这样,徐荣发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条件下,坚持画了十多年的画。
地为床天为被,徐荣发流浪到哪里就画到哪里。
一次他在街头画画的场景被一个游客看到,游客惊讶于这个流浪汉的优秀画作。与徐荣发攀谈过程中得知了他疯狂且复杂的人生经历。
于是将他的画作拍下来并将徐荣发的事迹发到了网上。
一时间游客的这篇帖子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同时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问及徐荣发对于网上称他为“中国梵高”和“疯子画家”怎么看待时,他笑着摇摇头说:“都是炒作,我就是喜欢画画,这是我的梦想。”
当被问及家人时,他停下了手中的画笔,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现在唯一牵挂的就是儿子,他在天津读大学呢,可优秀了,虽然他可能对我有埋怨,但他是我的骄傲。”
经过网络的传播,徐荣发的事情引起了当地美术协会的注意。
协会负责人表示,如果徐荣发的画作真的足够好,那么会考虑让他加入美术协会,让他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但当美术协会的专家们看到徐荣发的画作后都表示画作一般,他离入会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网友有些过于夸大了他的画作。
虽然画作没有得到美术协会专家的肯定,但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个为绘画疯狂的男人,大家都被他坚持梦想的精神所感动,都表示愿意给他捐一些画画的颜料和画纸。
徐荣发对此非常感激,有了大家的帮助,他也能够更加专注地绘画了。
虽然外界对徐荣发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论结果怎么样,相信比起大家对他的赞美和批评,他更看重的是能否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从体面的学校老师到靠拾荒来追逐梦想的“疯子画家”,一边是稳定但枯燥无味的生活,一边是自己热爱但可能充满阻碍的理想,如果你是徐荣发,你会怎么选呢?
责任编辑: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