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3月3日电(记者 杨静)来自云南省农科院消息,该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创新发力云南两用核不育系、粳稻香软米、优质蛋白和高油等品种选育利用,通过国家审定(登记)品种29个、省级审定品种34个,提高了云南的育种能力和水平。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是提升国家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粮食作物研究所以粮作事业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现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国际领先,两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体系、小麦双单倍体(DH)高效育种技术国内领先,并创造了多项记录,提高了云南粮食作物品种选育和利用的水平,为云南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李小林介绍,他们秉承为云南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实施非粮化整治提供技术方案的初衷,去年完成科技成果示范及应用面积1700万亩,培训农业科技骨干及相关人员1616人次;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展示点10个。特别是通过拓展成果转化模式,构建从种子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据介绍,目前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国家审定(登记)品种29个、省级审定品种34个。其中“云科粳1号”,集香、糯、高产为一体,创造了我国常规糯稻亩产和百亩连片平均产量两项新的高产纪录,研发的“云”字头系列水(陆)稻、玉米、麦类、豆类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遍布云南粮食生产区域,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完)
责任编辑: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