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

释放重点园区牵引力 云南出台14项新举措助力未来经济增长极

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产业集群的“孵化器”、企业发展的“后援军”,园区作为重要的空间载体,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也成为了云南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近日,云南省出台《云南省推动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14条具体举措,从促进重点园区集群化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强化重点园区资源要素配置保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4个方面助力云南重点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政策措施》先行在优化提升后的国家级园区和国家级新区范围内的产业园区等18个重点园区实施。迈入新征程,有实招、硬招加持,云南产业园区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支持力度。

园区高质量发展有基础

2021年,全省园区发展量质齐升,为云南经济“增重”的同时,还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形成、对外开放扩幅、区域发展、改革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看规模—全省园区营业收入达1.9万亿元,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预计数)11000多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

看质量—已形成绿色铝、绿色硅、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全省产值超千亿的产业达到9个。

看提升—全省5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45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745亿元、外贸进出口63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分别增长11%、9.7%、17%,均高于全省同类指标增速。

看开放—全省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亿元,外贸进出口(含口岸)547. 8亿元人民币。河口边合区经济总量在全国17家边合区中跃居第2位、西部地区第1位。

看新业态—全省综合保税区实现外贸进出口223.3亿元人民币,增长25.9%。红河综合保税区成为全省发展保税加工业务的重点园区。昆明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全业务种类落地,跨境电商增速在全国综合保税区排名前列。

2021年,云南园区发展总体稳中有进,为下一步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修春也指出,在疫情冲击持续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我省园区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指标出现下滑,产业链不稳定、发展水平不高、要素保障难、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凸显。

“解决园区面临的问题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赵修春表示,《政策措施》通过支持园区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层级、激发创新动力、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引、完善体制机制等举措,推动各重点园区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激发发展新活力,成为全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全省经济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必将对推动云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有效支撑,激励各园区乘势而上、奋发作为、竞相发展。

“老”问题 “新”解法

用地问题、资金问题、人才引进以及科技创新,一直是园区发展中的“老问题”,在园区的相关负责人看来,《政策措施》中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既有力又务实有效。

“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乔贵介绍,国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出台后,云南省首家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和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指南,全力保障园区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的建设。“仅2021年12月,一个月内就收到了100多个成片开发方案。”数字折射出云南园区建设的“热潮”。

土地要素保障是园区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为破解园区建设用地问题,《政策措施》提出,土地方面优先保障园区用地,新建工业项目和经批准实施易地搬迁的工业项目,原则上进入产业园区,全力保障园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在资金方面,《政策措施》提出优先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园区内省级分享税收的增量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所在地政府财政。

人才方面,采取奖励方式激活创新动力,对重点产业园区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家给予10万元资助,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3年内每年每家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奖励。

创新方面,对新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各园区要配套资金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省科技厅将采取后补助的方式支持企业投入资金加大研究开发。总体的目标是到2025年,园区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8%。”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张继红介绍,《政策措施》将帮助补齐园区创新平台发展短板,加快聚集创新资源要素,提升创新供给能力。

在园区的发展目标中,集群化、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政策措施》明确,对园区企业数字化改造给予奖补,力争园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实现较大突破的措施。

同时,支持园区全绿电供应,提供绿色用电凭证,打造零碳品牌;对园区内“腾笼换鸟”和企业技术改造,不新增能耗指标、建设用地指标的,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简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

赵修春表示,《政策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支持重点园区坚持集群化、低碳化、数字化、高端化方向,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集群集约、绿色低碳、数字智慧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带动全省产业园区整体提升。

以需求为导向增加园区发展创新活力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服务大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络绎不绝,工作井然有序。

“3个工作日我们就领取到了《施工通知单》,即可依法依规开展勘查设计和施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一期)已经进入动工阶段,河口滨河城市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审批效率赞不绝口。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红河片区先行先试的各项政策为片区境内的各类园区企业带来惠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即开工’,项目自申请至开工时间由过去最快4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红河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实施4个先建后验改革项目,提交申请到开工平均办理时间3个工作日,让项目落地速度更快,产业发展更高效。”

企业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企业强则园区强。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园区体制改革,助推园区内企业的发展,以更大力度激发园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动力,《政策措施》明确提升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创新审批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全程服务、提升通关便利水平,打造云南“信用、服务、效率”品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优化机构职能,强化经济功能定位。

具体举措中,《政策措施》提出了按照“非必要不保留”原则,赋权园区全链审批清单;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奖惩并存,《政策措施》明确建立园区年度评估机制,对发展好、贡献大,在全国同类园区综合排名上升明显的园区,在资金、项目、能耗指标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列为示范园区加以推广。同时,实行优进劣出动态调整,对评估结果连续2年不合格的园区,调出重点园区名单。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抓好《政策措施》贯彻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按照‘一园一方案’原则,为每个重点园区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指导园区用足用好政策,切实为园区排忧解难,推动园区加快发展,为支持产业强省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赵修春说。

《政策措施》提出目标,到202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占比较“十三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亩均营业收入、项目投资强度达到全国同类园区平均水平,培育打造2个营业收入5000亿元、5个2000亿元的重点园区。

新的蓝图已绘就,发展动能蛰伏待发,云南重点产业园区将迎来又一个“春天”。抢抓机遇,踔厉奋发,云南园区蓝海逐渐明朗。

云南网记者 王丹

关键词: 园区 产业 政策

责任编辑: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