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

中羽协发布《羽绒羽毛被消费及使用指南》:“绒子含量越高就越保暖”是误区

原标题:中羽协发布《羽绒羽毛被消费及使用指南》 “绒子含量越高就越保暖”是误区

近期,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其官网发布《羽绒羽毛被消费及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给出了消费者在羽绒羽毛被产品消费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定义、选购、使用、洗涤收纳和常见问题解析等方面的指导性说明。比如,明确了蓬松度是羽绒品质的核心指标,同时纠正了“绒子含量越高就越保暖”的误区,并对羽绒被的选购、洗涤、收纳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规范。

记者在《指南》中看到,羽绒被是指“以同一规格的羽绒羽毛为唯一填充物,且标称绒子含量大于等于50%的被类产品。”羽毛被则为“以同一规格的羽绒羽毛为唯一填充物,且标称绒子含量小于50%的被类产品。”《指南》称,核心指标为蓬松度,即相同绒子含量、相同质量的羽绒绒朵越大、弹性越好、蓬松度越高表明保温层越厚,从而羽绒的保暖性和舒适度也越好,羽绒的品质就越高。

记者发现,对羽绒羽毛被在使用上的疑问和误区,《指南》也给予了解答和纠正。比如,针对羽绒产品适不适合干洗的问题,《指南》明确,羽绒羽毛被填充物为鹅鸭等水禽动物的绒毛,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纤维,不可干洗。因为干洗剂石油有机溶剂会破坏羽绒的蛋白质,使绒朵变脆易碎,降低羽绒的蓬松度,影响羽绒的保暖性能。在收纳方面,羽绒被不宜真空压缩收纳,不建议采用真空压缩袋,否则会导致羽绒损伤影响蓬松性和保暖性。同时,羽绒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经过120℃高温蒸汽烘干消毒30分钟以上,因此按标准生产加工的羽绒不会生虫。另外,羽绒被的被壳是经过特殊防钻绒工艺处理的,成虫难以进入。

就鸭绒与鹅绒的相关问题,《指南》称,通常来说鹅鸭饲养周期越长其羽毛就越成熟,羽绒的蓬松度相对越高,品质就越好,舒适性和保暖性越好,其价值就越高。一般在生长成熟条件下的鹅和鸭,鹅绒的蓬松度要高于鸭绒,气味要轻一些。但是随着鸭的生长周期加长,老鸭的气味可能比仔鹅的气味更轻,蓬松度也更高。另外,通常羽绒制品见到的白绒与灰绒只是羽绒的颜色,因水禽品种的不同而异。羽绒的品质与颜色无关,同样规格的白绒和灰绒,品质要求是相同的。

《指南》强调,羽绒被保暖性与蓬松度及填充量直接相关,而蓬松度与绒子含量、羽绒种类、绒朵品质和加工工艺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绒子含量并非决定羽绒保暖性的唯一因素。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表示,《指南》将帮助消费者了解羽绒被的优良特性,增强消费信心,推动国内羽绒被市场发展,宣传中国羽绒行业优势,树立羽绒大国形象,力推中国品牌,提升国货自信。

据悉,《羽绒羽毛被消费及使用指南》由浙江省羽绒行业协会和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制定的《羽绒羽毛被消费及使用指南》团体标准于去年11月经审议通过。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