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

美研究称全球气候不断暖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 渔产减少威胁粮食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一项研究称,全球气候不断暖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人类可捕捞的鱼类在1930年至2010年间下降4.1%,相当于140万公吨,对人类主要粮食来源造成深远影响。

美国罗格斯大学于《科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中,有93%被海洋吸收,令海水变暖,海洋生物首当其冲受影响。

研究人员收集235种不同鱼类的数据,这些鱼类分布于38个不同生态环境,全部均是以可持续方式捕捞的物种。研究人员的数据显示出鱼群对四周环境变化的反应,有关数据会与每个地区的海洋温度变化作比对。

整个研究历时80年,在这段期间整体鱼类数量下降4.1%,而大西洋东北部及日本海等地区情况更严重,减少最多的35%。

报告主要作者弗里提到,东亚地区的下跌幅度最大,该区人口在全球增长最快,部分族群极倚赖海产作为粮食。在渔产持续下降下,区内一些国家或需要进口鱼类食用,导致价格飙升。

然而,并非所有鱼类均因海水变暖而数量减少,例如美国东岸的条纹锯鮨便上升6%,原因是区内其他物种因海水变暖死亡,令条纹锯鮨生长的水域增加,但“一日是气候变化的赢家,不等于永远是赢家”,若海水继续暖化,此类海洋生物的产量仍有很大机会下跌。

联合国2月曾公布调查结果,提到全球物种及生态多元化正不断减少,威胁人类粮食来源及农业系统,背后原因与气候变化和人口有关。

《科学进展》期刊2月刊出另一份报告,指若人类成功按《巴黎协议》,控制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时代上升少于摄氏1.5度,全球渔业便可获数以亿计美元额外收入,集中在倚赖鱼类摄取蛋白质的发展中地区,弗里提到要应付气候变化,各方面必须加强相应规管。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1